【龙山非遗撷珍】关玉久满族民间故事(16)

 
 
      代表性传承人:丛树兰
 
       民间故事是国家“十一五”期间,文化遗产重点抢救工程项目之一。
 
       关玉久满族民间故事,是由已故著名满族故事家,关玉久生前讲述的。它的种类繁多,上自天文,下至地理,三教九流无所不有。其特点是想象丰富奇特,构思巧妙新颖,情节起伏跌宕,语言形象上口,主人公多是一些“小人物”。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低下,遭受欺侮,但他们勤劳勇敢,机智乐观。相反,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老爷,不是昏庸无能,就是寡廉鲜耻,没有一个好东西。
 
       关玉久满族民间故事在东辽县和辽源市广为流传。
 
       1989年夏天,关玉久被吉林省文化厅命名为故事家,同年冬天不幸病逝。1993年6月,丛树兰整理的关玉久故事集《适趣闲文》,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。    
 
       1994年5月,《适趣闲文》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——第四届长白山文艺奖佳作奖。
 
       关玉久满族民间故事,具有民族学、民俗学、历史学、宗教学等多种价值,享誉海内外。
 
       1994年9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文学考察团来中国考察,这是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项目之一。在这次考察中,关玉久满族民间故事的杰出传承人丛树兰,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,指定为考察对象,代表中国,向考察团讲述了《有缘千里来相会》等十几个民间故事。受到考察团的一致好评,说是世界一流的民族民间文化,并采用录音录像等手段,对丛树兰讲的故事做了全面的记录、整理、存档和发行,使中国的民间故事,在世界各地流传。考察结束后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赠给中国文联先进设备一套,价值500多万元,还特别出了一期《中国东北民间故事》考察专号,把关玉久和丛树兰都作为中国出名的故事家来命名和认证。
 
      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《中国之窗》栏目,专门为丛树兰做了一期专题节目,题目是《辽源有个故事王》(网上可以查到),向全世界华人华侨播颂五分钟,反响强烈,对弘扬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